售卖声称“纯中药”“纯植物”的保健食品,实则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记者近日调研发现,一些不法商贩通过互联网进货销售造成有毒有害食品追溯难,并在网络平台通过起化名、代号等方式逃避第三方平台和法律监管,让违禁药品“隐身”网络,具有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等新特点,亟须引起重视。
三无产品“隐身”网络售卖含违禁成分
记者近日在检察系统和法院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有多起案件涉及网络制售“纯中药”“纯天然”三无保健食品,通过种种方式“隐身”网络逃避监管,查处后发现相关食品药品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成分,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作案隐蔽性较强,危害面广。
从为自己网购减肥药的城市年轻妈妈,杜某一步步成为自行包装假药的某中药养生堂网店店主,最终因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凭借绕开敏感关键词等手段,杜某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