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治好自己的脾虚,并且成功地

今天在木森说看到这篇文章,写得很棒。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用心聆听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在这里强调一下,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推荐生酮饮食,也不是倡议无麸质,更不是叫你大口大口地吃肉??只是想告诉你,多聆听自己的身体...

-Jaiden

-start-

我是湖北人,很安分地在湖北生活了23年后去了威海谋得一份糊口的工作,然后继续把家安在了武汉。所以,应该还算是比较纯粹的湖北人。

长期在外的那些日子遍游祖国山河,遇到外客,大家都喜欢玩个互猜来源地的游戏,其实只是听声辨位而已。我,是一个从来未曾被猜对来历的人,因为对北方语系的适应很快。听口音,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东北人,其实,那只是因为我这几年河南去得少了,很久不说豫语而已…

由于地缘跨度大,所以饮食的多样性跨度也大,从粤菜到乱炖,本帮菜到羊肉泡馍,来之不拒,不挑不拣,饭局之上烟酒相加,所以体重一度攀升至90kg,人胖气喘,易累爱躺。

后来,工作压力太大,决定开始减肥。有朋友问,为什么压力大会决定去减肥呢,好像没什么逻辑?其实为了应对更大的挑战,你想要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你会想改变,想变得更好。减肥,就成了改变列表上的一项形象类工程。

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喜人的,在饮食和运动双作用下,两年之内体重稳定在了78kg。之前用的阿特金斯饮食法,国内后来有改良叫麦吉减肥法,主要是高蛋白极低碳水的饮食方式每天都进食大量蛋白和低升糖蔬菜,不停吃不停饿,总感觉没吃饱。配合长跑,体重确实下来了,但是每次看见各种米面馒头根本就挪不动步。所以,这种方法甚至建议每周专门抽出一天来进食各种高含糖量食物,来刺激代谢水平。几乎每周我都期待那天,虽然,从小乳糖不耐受的我在那天会腹胀屁频地遭人嫌,但是,能吃糖很享受啊,那真能体会到什么叫久旱逢甘露。

有学者说,人类迷恋甜食的原因是根植在基因的,因为捕猎时代只有水果是甜的,少能遇到,一旦遇上必须吃撑才走。所以,现代人在不缺糖的情况下依然受着基因的控制,见到糖就走不动道。

从上述经历可以看出来,那并不是一种可以持续的生活方式,对自我控制的需求太强,会损耗很多精力。所以,那也就是为什么我的体重最低到了73kg,后来只能稳定到78kg的原因。稳定控制,才是减肥的真正开始。

其实我要说的并不是减肥方法,只是一谈及这个夏日徒伤悲的问题,感兴趣的人很多,而现在秋冬而临,想必这个问题也可以蛰伏到来年立夏了吧。不说减肥,来说一段自我探索的经历。

去年,机缘巧合在沈阳有久呆的机会。在哪儿,我喜欢上了烙饼,各种烙饼都很喜欢,有馅没馅的都行,那种筋道的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欲罢不能,这对于不吃面食的人来说是无法体会的,但是对于久食面点的人来说,面食的成瘾性完全可以让你体验到这一点。公司有个山西小伙,可以在没有菜的情况下,完成烙饼就面条的一餐,甚至可以连续一周面条仍意犹未尽,这对于长期进食大米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后来我才通过那本饱受争议的《谷物大脑》了解到,小麦大麦黑麦外层的麦麸中有种物质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和多巴胺结合,让人觉得愉悦,看起来和神经兴奋性药物作用原理类似。同时,血糖的大幅升高也会刺激大脑快乐素的分泌,也会让你觉得愉悦。所以,面食的高糖分和麦麸两者都会让你愉悦,这就是面食成瘾的原因。

我有幸成为了面食成瘾的人,从青岛的王哥庄大馒头到郑州的羊肉泡馍,再到沈阳的各色烙饼,一路吃来,甚是过瘾。那快乐往往潜伏着痛苦,这便是“苦是人生”中的变苦。我边吃边愉悦边发现了一个问题,腹胀且长期大便不成型,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虚便溏”,多为运化不足,湿气下注。

对于我这种自修中医读过数十本大众普及读物的人来说,这还能是个问题?为了医治“脾虚便溏”,我能搞清茯苓和土茯苓区别,薏米究竟炒不炒制,红豆什么时候服用,能不能和大米同煮,晚吃萝卜早吃姜,醪糟开水蛋花汤,脾经胃经来走罐,长夏五行百家方。恩,全没用,就算我查了文献,高低就整不好这飘渺的“脾虚”。后来我开始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吃得很少,尽可能缩短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减轻肠胃负担。但,还是不行,依然是吃一点就感觉腹胀,清晨起来,依然是“便溏”。

最后遇到了几本书和知乎上的三个专栏,了解了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和原始饮食,查阅了几十篇文献,医院用ELISA测试了igE和igG。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吃鸡蛋牛肉牛奶豆类小麦大米,当我开始戒除这些食物的时候,怎么都治不好的“脾虚”两周就恢复了正常,尼玛~

因为选择不多,只能吃猪羊鸡鸭鹅,配上各式蔬菜,导致酮体生成,脂肪代谢加速,体脂比越来越低,从18%降到15%。因为碳水摄入低,必须要增加脂肪摄入才能保证基础代谢。每克脂肪9kcal,每克碳水4kcal,一看脂肪就是优质燃料。我现在才明白原来不光车烧油,人也是烧“油”的,老烧碳就容易出问题。

少了碳水,血糖的变化幅度没以前那么大,饥饿感比以前低了很多。以前早上吃完11点就饿了,有时候甚至会有低血糖似的晕眩,现在到1点都不会像之前那么饿。排除了不耐受的食物,胃肠道从此正常了,便便成型率大幅提高。

在我的撺掇下,孩儿她妈很不耐烦地调整了自己的饮食并去做了igG测试,避开了之前一直吃的鸡蛋和蛋白粉,第三天,脸上就停止长痘了,而且之后每月嗓子必然起泡的“上火”症状,至今也没再现身过。不耐受食物引起的不仅仅是胃肠道疾病,也可能反应在皮肤和情绪上。这段时间的饮食结构调整,并没有运动,她妈的腿围就小了4cm。气得老丈人一见我们就骂街,“你们家怎么整的,一家三个都瘦成这样,没钱吃饭啊?”但是,我们家其中一天的早餐,在可妈的朋友圈刷屏了,因为太油腻看着就吃不下,猪蹄+五花肉+筒子骨炖萝卜的早餐确实有点荤腥,我们其实会配上黄瓜,那天觉得太丰盛就没配。真的是没饿着啊,为了减肥而节食,我认为是不对的。

关于营养学的边界是不断被推进的,认知也在持续迭代更新。美国在年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对鸡蛋和动物脂肪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照搬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提升认知仔细观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正解。

总结下这段个人探索:

人丑就得多读书

要辩证地看中医,持续探索认知边界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guangmeirong.net/zbgn/3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