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带你看山东水稻如何做到减肥减药

9月23日,山东稻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会在济宁市任城区举行。活动由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主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市任城区农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办。来自省内外的多位技术专家、农业主管部门人员、水稻种植户等参与活动。山东乡村广播《科技热线》节目报道。

技术培训

辽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孙富余作《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专题报告,就现代稻蟹生态种养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模式、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

现场观摩

培训讲座之后,与会代表来到山东稻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免追肥技术进行现场观摩。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植保与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马惠介绍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据了解,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主要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其中包括香根草生态控害技术、性诱剂诱杀虫害技术)和绿色农药应用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香根草生态控害技术引起与会代表围观,“每亩地种植棵左右的香根草,可以大大减少二化螟的发生,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还能提升水稻的质量。”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植保与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马惠介绍。

与会代表现场交流

水稻示范基地除了实现了减药增效,在前期的减肥方面也进行了试验与示范,“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指的就是麦茬稻秸秆高效腐解肥沃耕层技术,插秧之后,秸秆高效腐熟剂配施稳定性氮肥在氮肥减施25%条件下一次性施用技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林海涛介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专家现场对示范田进行了测产,增产、增效显著。

灌浆期籽粒饱满的水稻

科技开放周

本次活动是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开放周的系列活动之一,科技开发周活动以“推广新科技、发展新动能、丰富新供给”为主题,围绕山东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打造齐鲁样板的科技需求,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宣传力度,为加速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活动期间将集中组织三大类活动:一是在省农科院本部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开放20处农科院核心科研基地、重点研发平台等;二是围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省内不同市县组织开展35场次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推广应用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三是向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和市民等就地就近开放74处省农科院各类试验示范基地和公益服务平台。计划现场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余项,直接培训和指导农技人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职业农民和贫困人员等人次以上,服务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人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guangmeirong.net/zycf/4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