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效药物现状堪忧这一场,直播超70万

3月11日,在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由《医师报》社策划主办的“与肾病为伴,度精彩人生”主题直播活动在线上召开,共超过70万人次在线观看。

“中国肾脏病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死亡率在近20年间上升了%。”“没有特效药物,且激素与免疫制剂普通副作用较多,疗效有限,应用局限。”作为慢性病,肾脏病患者要与疾病相伴终生,如何化敌为友,与疾病和谐共处,如何带病也能享受精彩人生?面对肾脏病防控的诸多困局,医生应如何破解?

为此,直播邀请到六位肾脏病领域的大咖,分别从肾脏病的发病现状、治疗现状,以及预防策略等进行了阐述。?

现状堪忧

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表示,中国肾脏病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死亡率在近20年间上升了%,成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发病因。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文虎教授表示,慢性肾脏病显著降低人类预期寿命,预测至年,全球慢性肾脏病所致寿命损失年将由年第16位升至第5位。慢性肾脏病诊断与分期(见下图)都已相对明确。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指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min)双肾清除某些物质的能力,正常成人为80~ml/min左右。(1)蛋白尿、血尿、肾脏影像学和肾脏病理检查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GFR下降;(2)GFR<60ml·min-1·1.73m-2≥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伤证据。满足任意1条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走好肾病防控关键步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身性慢性病不重视、乱用药物和乱用各种保健品与护肤品等,都是引起肾性肾病的可能性危害因素。

丁小强教授指出,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是肾脏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将慢性病指标控制达标是预防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此外,家族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衰老等也增加肾脏病的风险。

“早期认识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是防治CKD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刘文虎教授强调,而及时发现CKD是防治的第二步,也是核心环节。

慢性肾病是静默的杀手,在一定阶段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与体征,如何发现呢?刘文虎教授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guangmeirong.net/jtlb/6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