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应急流程,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应急救护和整体协调能力,更好的保障医疗安全。近日,护理部特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护理部主任任转梅解读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的目的和流程。本次演练以一名患者在输注头孢呋辛钠10分钟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四肢湿冷为案例展开:环节1:随着“护士,41床病人不舒服”,郭鹏娟护士立即赶到患者病床前进行病情观察,立即停止输液,并呼叫护士和医生进行抢救。环节2:值班医生听到呼叫后飞奔而至。医嘱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心电监护、吸氧、更换静脉输液装置……,争分夺秒,有条不紊,抢救过程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30分钟后经过医护人员紧张而有序的救治,患者面色转红,呼吸困难缓解,病情平稳。演练结束,护理部主任任转梅和院感办主任杜君对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救治过程进行了点评总结。通过此次演练,不仅规范了程序和流程,而且增进了科室医护之间的配合。关于过敏的那些事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常见的过敏原如下:1、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冷空气、雾气等。2、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3、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4、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5、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只有当相应的过敏原+过敏体质+≥2次接触,才会诱发过敏的发生。有过敏反应的人员应该从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得当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起。首先,在早春时节,气温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因此,饮食上仍以高热量为主,除多食豆类制品外,还可食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还要增加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鱼类、牛肉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氨基酸,具有增加人体耐寒能力的作用。此外,要摄取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具有抗病毒能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小白菜、蕃茄类蔬菜以及柑桔、柠檬等水果;而维生素A则可以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等。维生素E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富含维生素E的有卷心菜、花菜、芝麻等食物。此外,黑木耳和蘑菇也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再就是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预防春季过敏症大有益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