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非感染性的炎症,表现为增厚的红斑、多层的银白色鳞屑、伴不同程度的瘙痒。而糖皮质激素是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中的一线用药,它可抑制银屑病皮疹的炎症和细胞增生,使斑块变薄、红色消退、鳞屑减少,瘙痒症状随之消失。
但是外用的糖皮质激素品种繁多,层出不穷。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
常见激素四大分类
通常,按外用皮质激素影响血管的的能力来评判其抗炎的强弱,可分为4类。
◆短效(的松类)
8-12h,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中效(尼松类)
12-36h,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长效(米松类)
36-54h,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超长效
卤米松、丙酸氯倍他索、氯氟舒松、双醋二氟松等
分子结构不同,抗炎强弱不同
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弱不同主要受其化学结构影响,人类在皮质激素由21碳组成的基本分子结构上,不断发现新的修饰来提高抗炎作用减少毒副作用,增强药物与细胞内受体的结合能力。
如:在氢化可的松的9α位上加氟原子,成为氟氢可的松,其抗炎活性比氢化可的松大13倍;在肤轻松C-21位上再加1个醋酸根,即为肤轻松醋酸酯,其缩血管能力的临床疗效比肤轻松高5倍。
简单地说,就像世界上为什么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因为只要稍微一段基因片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行为、表现等也会有所差异,即使双胞胎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改变某一个原子或者基团,所表达的药物疗效也会不同。
影响用药选择的“四不同”
除了激素本身的抗炎强弱不同外,它们还有以下一些不同点,影响药物的作用,决定用药的适应证。
1
使用浓度不同同样药物浓度不同,抗炎效应自然也不同,如肤轻松浓度0.01%时为中效激素,而0.%时则为强效激素。
2
制剂剂型不同外用皮质激素有多种剂型,可根据不同的皮损、部位选用合适的剂型。常用的剂型有霜剂、软膏、洗剂、凝胶、硬膏、町剂及注射液等。
3不良反应不同含氟的皮质激素容易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痤疮样皮炎或酒糟鼻样皮疹、色素增加或减退、真菌和细菌继发性感染等不良反应。
4适应证不同儿童皮肤娇嫩需用较弱的皮质激素,成年人可使用稍强效的;皮肤薄的部位应选用偏弱的,而皮肤厚的部位可选用偏强的;病程短而皮损轻的宜用弱效或中效的皮质激素,病程长、皮损重的则用强效或者超强效的。
激素的使用原则
另外,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种皮质激素药物宜及时酌情更换品种,尽量避免在一个部位上久用同一种皮质激素。
同时,为避免糖皮质激素毒副作用,一般的选择原则:首先选择足够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1-2周待皮损控制后,可换为强度较低的糖皮质激素。
目前临床医生在使用外用药物时,多采用激素联合非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方法。
专属的才是最特效的
总而言之,目前世界上并没有治愈银屑病的特效药,市面上的治疗方式或许琳琅满目,但对于每个患者而言,选择制定适合于个体的治疗方案,就是此人此时治疗银屑病的特效药!
文字编辑:李洁玲运营:华清
医学编辑:李春梅
主编:陈舒腾责任编辑:王国军
苯烯莫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