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正呈现全球性的增长,儿童、青少年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年被WHO列为造成人类疾病负担的全球十大一级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会表现为多方面,短期和长期并发症都令人堪忧。肥胖可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能素质,心理健康,激素分泌,引起鼾症甚至继发颅颌面畸形。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增加患儿成年后罹患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风险,也大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长短。
目前公认的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干预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心理认知行为干预等,但是即使彻底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上述习惯,统计分析发现仍有一部分人群减重效果不理想。运动结合饮食控制通常短期疗效较好,但长期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而减肥手术治疗近年来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成人扩展到儿童及青少年人群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一些争议且风险较大,远期结果和并发症也都有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药物是减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复发率高和生活方式调整之后失败的患儿通常会接受药物治疗。减肥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抑制食欲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药物和增加能量消耗药物。
那么目前药物疗法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减重效果又如何呢?最新的一篇meta分析纳入了至年的所有对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进行的至少干预三个月的药物减重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排除了患有Ⅱ型糖尿病以及联合采取控制饮食来减重或采用生长激素治疗的试验研究。
这项研究汇总了共29项合计名患者的试验结果,其中使用药物干预的共例。主要的药物涉及二甲双胍、西布曲明、奥利司他、氟西汀、托吡酯和艾塞那肽。干预期的长度范围为12周到48周,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周。研究分析发现在儿童中最常见的减肥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使用奥利司他和二甲双胍后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轻微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西布曲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心动过速、便秘和高血压;氟西汀可能出现口干和便溏。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干预可以减少儿童、青少年的体重指数(BMI)和体重,但效果不大。但是我们注意到研究的缺陷是涉及的药物中一部分是未被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药物或已经撤市,如西布曲明现在一般不用于16岁以下的患者,且由于具有心血管风险,目前已经撤市。
人们注意到减肥西药不断出现明显副作用,中药减肥药物的研制也在我国逐渐兴起,但大部分仍然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由此可见,减肥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是研究与评价的焦点,现在仍然需要研制开辟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药物,以期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来源: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客服投稿邮箱:Kelly.Xiao
ubmsinoexpo.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根治么